科普
2019-07-15
鐵是人體必須的礦物質
鐵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元素。人類可以從飲食中獲得鐵,同時鐵也是人體血液的關鍵成分(實際上正是它使血液變成了紅色)。血液中的紅細胞通過血紅蛋白攜帶氧氣,隨血液的流動運送至全身,而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,因此健康的紅血球不能缺少鐵。當人的身體缺乏鐵時,產生的紅細胞就會過少,或者太小?;加新阅I病的人往往鐵元素不足,也沒有足夠的血紅蛋白來攜帶氧氣,所以血液中的氧氣也較少。
慢性腎病與缺鐵性貧血小常識
◆ 缺鐵是慢性腎病患者貧血的最常見原因。
◆ 貧血的患病率隨著慢性腎病的加重而增加。
◆ 慢性腎病患者貧血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兩倍,分別為15.4%和7.6%。
慢性腎病與缺鐵性貧血綜述
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類型,也是慢性腎病的常見并發癥。貧血癥是由于身體無法制造足夠的血紅蛋白造成的,而這追根溯源都是因為缺少鐵元素。
缺鐵性貧血在慢性腎病的早期階段開始發展,并隨著慢性腎病的加重而惡化。大多數癥狀起初都是輕微的,而且發展緩慢。
超過一半的慢性腎病患者都缺鐵。據統計,目前美國約有1600萬人患有3-5期慢性腎病,其中約170萬人到診腎病科就診。在這些患者中,大約有65萬人接受了缺鐵性貧血的治療。
而在中國,據不完全統計,慢性腎臟疾病的發病率已經高達10%,約有1.3億人患病。
了解慢性腎病與缺鐵性貧血的關系
隨著慢性腎病的發展和加重,腎臟會出現炎癥并逐漸加重,炎癥會直接影響鐵調素(hepcidin),使其增多。鐵調素會降低鐵的有效性和吸收效果,與之相隨的是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3(FGF23)的增多——FGF23是慢性腎病發展的標志物。鐵有效性的降低及FGF23的增加又會進一步加重炎癥,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。
隨著腎功能減退,貧血的發生率逐漸升高,貧血的程度逐漸加重。腎性貧血是慢性腎病患者死亡率過高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復旦大學腎臟研究所所長林善錟曾表示:“在慢性腎病的基礎上,貧血不僅引起乏力、心慌、體力下降等癥狀,導致生活質量嚴重下降,而且通過多種機制加速慢性腎臟病的進展?!?/p>
大量的研究證明,貧血是慢性腎病的危險因素之一。貧血除了會加速腎臟病進展,也顯著增加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。